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引而不发
释义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yǐn ér bù fā ㄧㄣˇ ㄦˊ ㄅㄨˋ ㄈㄚ

引而不发(引而不發) 


引而不发 yǐn’érbùfā

[just indicate the motions;draw the bow without shooting] 拉满了弓弦而不发箭。比喻随时准备着以待时机。也比喻善于引导、启发,让学习者自己体会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词语解释

yǐn ér bù fā ㄧㄣˇ ㄦˊ ㄅㄨˋ ㄈㄚ

引而不发(引而不發) 


拉满弓弦而不发箭。语出《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 羿 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原指善于教射箭的人,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以便学的人观摩领会。后用以比喻作好准备,待机行事。或比喻善于引导而不代庖。 清 薛福成 《论俄罗斯立国之势》:“沉机观变,引而不发。”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共产党对于这些东西的宣传政策应当是‘引而不发,跃如也’。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别人代庖是不对的。”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引而不发

成语(Idiom):引而不发

发音(Pronunciation):yǐn ér bù fā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有能力但故意不行动或不表露出来,表示有所保留或隐藏真实意图。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这个成语中的“引”指的是引导或引诱,而“发”指的是表露或行动。引而不发形容一个人明明有能力做某事或表露某种意图,但却故意不去行动或不表露出来。这种行为往往是出于保留、隐藏真实意图或观察局势等考虑。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某种情境下故意不表露真实意图或不采取行动的情况,尤其是在政治、商业或人际关系等领域。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有能力做某事却故意不去行动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一》:“齐景公问政于孟尝君,孟尝君不对。景公曰:‘吾闻君为齐国谋而不说,如之何其不说也?’孟尝君曰:‘君尝试引而不发,发而不中,中而不得,得而不守,守而不信,信而不行,行而不成功,成功而不保。’”这个故事中,齐景公问孟尝君为齐国谋划政策,孟尝君却故意不回答,通过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引而不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明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却一直引而不发。

2. 那个政客经常在演讲中引而不发,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意图。

3. 他故意不表露自己的立场,一直引而不发,让人无法判断他到底支持哪一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引而不发”理解为一个人抓住引子却不发出动作或言语,类似于一个人拿着引线却不点燃炸弹,表示有所保留或隐藏真实意图。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故弄玄虚”等,来丰富对于隐藏真实意图的描述。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常常引而不发,让我们猜不到下一节课要学什么。

2. 初中生:他在班上引而不发,让我们不知道他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态度。

3. 高中生:政治家经常在演讲中引而不发,让选民难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政策。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4: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