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造理
释义

成语(Idiom):造理

发音(Pronunciation):zào l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造理是由“造”和“理”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造”指歪曲、颠倒,表示人为地改变或曲解事物的真相;“理”指事物的真相、道理。造理的含义是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意歪曲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造理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批评、指责某人故意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行为。可以用来描述政治上的谎言、舆论操纵,以及生活中的诡辩、欺骗等不诚实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造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吴起和孙子是齐国的两位重要将领,吴起因功劳卓著被封为大司马,而孙子则被封为上将军。吴起心生嫉妒,他为了陷害孙子,故意歪曲事实,向齐王造谣说孙子有谋反之心。最终,孙子被贬为庶人,吴起得以独霸军权。这个故事的情节正是造理的典型表现,因此,这个成语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结构,由动词“造”和名词“理”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为了争取利益,不惜造理,说了一堆谎话。

2. 这个政客常常利用舆论操纵的手段来造理,欺骗民众。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造理”与“歪曲事实、颠倒黑白”这个含义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制造一台机器,但他故意把零件装错了位置,造成机器无法正常运转。这个场景可以帮助记忆“造理”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等,以加深对于造理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他为了不接受惩罚,造理说自己没有偷东西。

初中生:这位政客利用媒体造理,试图掩盖自己的贪污行为。

高中生: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造理,把对方的好事说成坏事。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9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