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宅基
释义

宅基(zhái jī)

发音:zhái jī

基本含义:指宅基地,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农民的住房和周围的一定面积土地。

详细解释:宅基是中国农村地产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宅基地是农民的住房和周围的一定面积土地的合称。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民所有,但使用权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宅基地的面积一般不超过农户的生活所需,以确保农民的基本居住权益。

使用场景:宅基一词主要在农村地产领域使用,用于描述农民住房和周边土地的概念。

故事起源:宅基地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农村社会。在古代,土地是由封建地主所有的,农民只能以佃农的身份耕种土地。随着农民起义的发生,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制度的出现,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居住权益。

成语结构:宅基是一个名词,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农民的宅基地面积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

2. 这片宅基地已经被分配给了农民。

记忆技巧:可以将“宅基”拆分为“宅”和“基”,“宅”代表住房,“基”代表土地,通过将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可以理解宅基的含义为住房和土地的合称。

延伸学习: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农民住房改造等相关内容。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家有一块宅基地,爸爸种了很多蔬菜。

2. 初中生:农村的宅基地改革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

3. 高中生:宅基地制度的出现,保障了农民的基本住房权益。

4. 大学生:宅基地的规划和利用是农村土地管理的重要问题。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10 16: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