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遮抹 |
释义 | 成语(Idiom):遮掩(zhē yǎn) 发音(Pronunciation):zhē yǎ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用手、物体等遮挡住,使看不清楚或隐瞒事实真相。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遮掩指用手、物体等遮挡住,使看不清楚或隐瞒事实真相。常用来形容掩盖、隐藏或掩饰事情的真相或错误。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隐藏真相、掩盖错误或保护隐私的情况。遮掩这种行为往往是为了避免被揭露或承担责任。因此,我们可以在描述这些情况时使用成语“遮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遮掩”源于古代的民间故事。相传,有一位年轻的农民,他种植的庄稼长得非常好,引起了邻居们的嫉妒。为了不让邻居们发现自己的庄稼比他们的好,他用树叶和草遮挡住自己的庄稼,让它们看起来和其他人的一样平平常常。邻居们以为他的庄稼也不好,就不再嫉妒他了。从此以后,人们就用“遮掩”来形容隐藏或掩饰事物的真相。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遮掩”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遮”和“掩”。其中,“遮”表示遮挡,阻挡,而“掩”表示掩饰,隐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遮掩了自己的错误,没有勇于承认。 2. 她用笑容遮掩了内心的痛苦。 3. 这个政府试图遮掩真相,不让民众知道实情。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为了记住成语“遮掩”,可以联想成一个人用手遮挡住自己的脸,以掩饰自己的真相。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遮掩”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遮天蔽日”(形容事物遮挡得非常严密,一片漆黑)、“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掩盖真相)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用书包遮掩住自己的脸,不让同学们看到他哭了。 2. 初中生(13-15岁):她用谎言遮掩了自己的错误,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3. 高中生(16-18岁):政府试图遮掩疫情的严重性,导致疫情进一步扩大。 4. 大学生及成年人:他用一连串的借口遮掩了自己的迟到原因,但大家都看穿了他的谎言。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