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滞讼 |
释义 | 成语(Idiom):滞诉 发音(Pronunciation):zhì sò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诉讼案件长时间不能解决或进展缓慢。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滞诉是由“滞”和“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滞指停滞、缓慢,诉指诉讼、诉状。滞诉形容诉讼案件长时间不能解决或进展缓慢,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滞诉常用于描述法律纠纷或诉讼案件长时间未能解决的情况。可以用于法律、社会等相关领域的讨论和写作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滞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诉讼案件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审理过程,有时甚至需要几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得到解决。因此,人们用“滞诉”来形容这种缓慢的司法程序。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滞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成语,其中“滞”是第三声,而“诉”是第四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案件已经滞诉多年,双方仍未达成一致。 2. 由于滞诉,许多纠纷无法及时解决,给当事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 法院将采取措施加快滞诉案件的审理进程。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满是泥潭的法庭,案件被拖延了很久,无法前进,从而形成了“滞诉”的形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词汇和成语,了解更多与法律和司法体系相关的知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这个案件已经滞诉很久了,让人很焦急。 2. 初中生(13-15岁):滞诉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需要改革法律程序来加速解决纠纷。 3. 高中生(16-18岁):滞诉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需要加强司法改革来提高效率。 4. 大学生(19岁以上):滞诉是司法体系中的一大难题,需要通过改革来提高司法效率和公正性。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