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子大夫 |
释义 | 基本解释(1).古代国君对大夫、士或臣下的美称。《国语·越语上》:“大夫 种 进对曰:‘……今君王既栖於 会稽 之上,然后乃求谋,无乃后乎?’ 句践 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晏子春秋·问下十二》:“ 晏子 使 鲁 ,见 昭公 。 昭公 説曰:‘天下以子大夫语寡人者众矣,今得见而羡乎所闻,请私而无为罪,寡人闻大国之君,盖回曲之君也,曷为以子大夫之行,事回曲之君乎?’” 汉武帝 《贤良诏》:“朕之不敏,不能远德。此子大夫之所覩闻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一:“子大夫选名昇学,利用宾王。” 宋 曾巩 《策问三》:“知古今,明治乱,子大夫之职也。” 成语(Idiom):子大夫(zǐ dà fū) 发音(Pronunciation):zǐ dà f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年纪虽小但才能出众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子大夫由“子”和“大夫”两个词组成。在古代,大夫是指官职高的人,而子则表示年纪较小。子大夫这个成语形容年纪虽小,但才能出众,具有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年幼却具有很高才智的人,可以用于表扬学生、儿童或其他拥有出众才能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子大夫最早出现在《论语》中的一段对话中。孔子曾经说:“子曰:‘其身正,不仁则不行。’”(《论语·卫灵公》)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自身修养良好,就能够正确地行事。而在后来的解释中,有人将这句话理解为“年轻人如果有才能,即使年纪小也能够出类拔萃。”从而衍生出了成语“子大夫”。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子”表示年纪较小的人,谓语“大夫”表示具有出众才能的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学生,但他的才华让人惊讶,真是个子大夫。 2. 这个年轻的科学家在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被誉为子大夫。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子大夫”与“年纪小但才能出众”的含义联系起来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用法和故事,可以查阅相关的成语词典和故事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弟弟虽然才上小学,但他的画画技术真是子大夫啊! 2. 初中生:虽然她只是初中生,但她的演讲能力真是让人惊叹,真是个子大夫。 3. 高中生:尽管他还是个高中生,但他的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大学生的程度,真是个子大夫。 4. 大学生:虽然他还在读大学,但他已经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真是个子大夫。 5. 成年人: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公司的高级经理,真是个子大夫。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