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白蜡明经 |
释义 | 详细解释词语解释bái là míng jīng ㄅㄞˊ ㄌㄚˋ ㄇㄧㄥˊ ㄐㄧㄥ白蜡明经(白蠟明經) 唐 时对屡试不第者的戏称。蜡性光滑不着物,用讥作事无成。《类说》卷四十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 张鸑 号青钱学士,以其万选万中。时有明经 董万举 九上不第,号白蜡明经,与 鸑 为对。” 明 张鼎思 《琅琊代醉编》亦载此事,作“白腊明经”。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白蜡明经 成语(Idiom):白蜡明经 发音(Pronunciation):bái là míng jī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德行高尚,言行光明正大,毫无私心和偏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白蜡,指没有杂质的蜡状物,代表纯洁无暇;明经,指明亮的经书,代表正义和真理。白蜡明经比喻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没有任何私心和偏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赞美、称赞和描述人的品德高尚、言行光明正大的场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东京梦华录》是清代末年作家张恨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有一则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白蜡明经的人,他一生都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光明正大的行为,深受人们的尊敬和赞扬。后来,人们用“白蜡明经”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为人正直,言行光明正大,真是个白蜡明经。 2.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需要更多像白蜡明经一样的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白蜡明经”形象化地记忆为一个人手持一本明亮的经书,身上覆盖着纯洁无暇的白色蜡状物。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形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德高尚、言行光明正大相关的成语,如“光明正大”、“高尚品德”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做一个白蜡明经的好学生,不撒谎、不欺负同学。 2. 初中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要以白蜡明经的形象示范给同学们看,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3. 高中生:在学生会的工作中,我要以白蜡明经的标准要求自己,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4. 大学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要以白蜡明经的精神,追求真理,热心公益事业。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