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包纳
释义

基本解释

(1).包含容纳。 唐 李白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君心亦如此,包纳无小大。” 宋 沉括 《梦溪续笔谈》:“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2).接受。《金史·外国传上·西夏》:“所进帐本非珍异,使人亦已到边,若不蒙包纳,则下国深诚无所展效。”
(3).谓承担代缴。《元典章·圣政二·恤流民》:“逃户差税,已尝戒飭,毋令见在人户包纳。”
(4).苞苴纳贿。谓受礼受贿。《明史·宣宗纪》:“禁司仓官包纳,戒法司慎刑狱。”

成语(Idiom):包纳

发音(Pronunciation):bāo nà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包容、容纳他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包纳是一个多义词,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广阔的胸怀,能够容纳他人的意见、观点和行为。包纳的含义还可以延伸到接纳不同的文化、思想和习俗,以及宽容对待他人的过错和缺点。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包纳这个成语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宽容的品质,尤其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中非常有用。它可以用来表达对他人意见的尊重和接纳,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社会对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包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包纳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来源,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思想和哲学。中国文化重视“包容”和“和谐”,尊重他人的差异和多样性。因此,包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包纳是一个动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个非常包纳的领导,总是能够理解和接纳他人的观点。

2. 这个国家以其包纳不同民族和文化而闻名于世。

3. 在团队合作中,包纳是一个重要的品质,能够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住包纳这个成语的方法是将其与“包容”和“接纳”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袋子(包)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纳),这个袋子可以容纳和接纳不同的东西。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包纳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包纳的含义和用法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文化中的包容和和谐的理念。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如孔子和老子,他们对包容和和谐有着深刻的见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包纳同学们的不同意见,不要歧视他们。

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班长,我要包纳每个同学的特点,让大家和谐相处。

3. 高中生:在国际交流中,我们应该包纳不同文化的差异,增进国际友谊。

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的成员,我要包纳各种不同的声音,为学生争取更多权益。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包纳同事们的不同意见,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团队目标。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22: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