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包茅 |
释义 | 基本解释古代祭祀时用以滤酒的菁茅。因以裹束菁茅置匣中,故称。《书·禹贡》:“包匭菁茅。”《左传·僖公四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 杜预 注:“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酒,为缩酒。”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八:“包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丙午,敕 常州 府岁贡包茅。” 成语(Idiom):包茅 发音(Pronunciation):bāo má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包茅指用茅草覆盖房屋,比喻居住贫苦。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包茅成语源自中国古代,茅草是一种简陋的材料,用茅草覆盖房屋意味着非常简陋和贫困。因此,包茅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居住贫苦。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包茅成语常用于描述生活困苦、贫穷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某人住在简陋、贫穷的房屋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区的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包茅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村社会。在那个时代,许多人的住房条件非常简陋,使用茅草覆盖的房屋是很常见的。因此,包茅成语形成了以茅草覆盖房屋的形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包茅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包”和“茅”。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家境贫寒,只能住在包茅的房子里。 2. 这个地区经济落后,很多人还住在包茅的房子里。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通过将“包茅”与贫穷、简陋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住在用茅草覆盖的简陋房屋中,这个形象会帮助你记住包茅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生活条件,以及古代建筑材料的使用,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包茅成语的含义和来源。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家的农村亲戚还住在包茅的房子里。 2. 初中生:这个贫困地区的人们大部分还住在包茅的房子里。 3. 高中生:在过去,很多人的住房条件非常简陋,只能住在包茅的房子里。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