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辟邪旗 |
释义 | 成语(Idiom):辟邪旗 发音(Pronunciation):bì xié q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能够辟除邪恶、驱逐不祥的旗帜或象征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辟邪旗是一种传统文化符号,常见于中国传统寺庙、宅院等地方。其形状通常为长方形,上面绘有各种图案,如龙、虎、麒麟等,以及一些吉祥的字句。辟邪旗被认为有辟邪驱鬼、祈福保平安的作用,人们常常将其挂在门前或室内用以祈求平安和吉祥。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辟邪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应用于庙宇、佛堂、道观、宅院等场所,用以辟邪驱鬼、保护家宅平安。同时,辟邪旗也被用作装饰品,常见于中国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辟邪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迷信文化。人们相信邪恶之物常常会伤害人们的身体和精神,而辟邪旗则被视为一种能够抵御邪恶力量的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辟邪旗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象征,并被广泛应用于宗教、民间信仰和日常生活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辟邪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辟邪”表示辟除邪恶,驱逐不祥,“旗”表示旗帜或象征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家里挂了一面辟邪旗,希望能够驱逐不祥之气。 2. 她送给我一面辟邪旗,祝福我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如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辟邪旗这个成语: 1. 关联图像法:想象一个挂满各种吉祥图案的辟邪旗,它在风中飘扬,驱散着周围的邪恶气息。 2. 联想法:将“辟邪旗”联想为“辟除邪恶的旗帜”,并想象它的图案和形状,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辟邪旗在佛教、道教等宗教中的意义和用途,以及其他与辟邪有关的传统文化符号。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我在寺庙里看到了一面辟邪旗,它的图案很漂亮。 2. 初中生(13-15岁):我妈妈在家里挂了一面辟邪旗,她说它可以保护我们的家庭平安。 3. 高中生(16-18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辟邪旗被视为一种能够辟除邪恶力量的象征。 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辟邪旗”这个成语,并丰富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