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比校
释义

基本解释

(1).考核;考校。《国语·齐语》:“合羣叟,比校民之有道者。” 韦昭 注:“比,比方也;校,考合也。谓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北史·张彝传》:“ 孝文 比校天下人户,最为大州。”
(2).比较、辨别两种以上同类事物的异同或高下。《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观人围棊,局坏, 粲 覆之。棊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全唐诗》卷八七八载《吏部谣》:“三人相比校,莫贺 咄骨浑 。” 唐 卢仝 《忆金鹅山沉山人》诗之二:“试自比校得仙者,也应合得天上行。”
(3).考订校正。《北齐书·文苑传·樊逊》:“臣 向 书、长水校尉臣 参 书,太史公、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
(4).比试;较量。 宋 司马光 《乞罢保甲状》:“昔一人闕额,有二人以上争投者,即委本县令尉选武艺高强者充;或武艺衰退者,许佗人指名与之比校,若武艺胜於旧者,即令充替。”

成语(Idiom):比校 (bǐ xiào)

发音(Pronunciation):bǐ xi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比较学问、技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比校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比指比较,校指学校。比校的意思是通过比较学问或技艺的高低来评判。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通过比较来判断谁更优秀或谁更有才能。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比校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情境中,比如在学校里评比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在工作场合中评判员工的能力,甚至可以用来描述比赛中选手之间的竞争。它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技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比校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用来形容当时学校之间的竞争。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任何领域中的竞争和比较。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比校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比是动词,校是名词,它们之间存在动宾关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两个人的技术水平相差太大了,怎么比校都不公平。

2. 这次比赛是为了比校各个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3. 比校不仅是为了竞争,更是为了相互学习进步。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比校的发音与“笔小”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用小笔在纸上比较两个人的学问或技艺。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比校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它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也是比校的一种形式。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比校相关的成语,比如比翼双飞、比翼齐飞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我们班级进行了一次比校,看谁的作文写得最好。

初中生:明天学校会举行一场比校,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代表参加比赛。

高中生:他们学校的比校很激烈,每个学生都要全力以赴。

大学生:毕业论文答辩就是一次比校,要展示自己的学术能力。

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经常要通过比校来评判员工的能力和表现。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2: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