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毙而后已 |
释义 | 成语(Idiom):毙而后已 发音(Pronunciation):bì ér hòu y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在事情发生后才开始采取措施或采取行动,通常用来形容对问题的处理拖延或处理不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毙:杀死;而后:然后;已:完成。毙而后已原指杀死敌人后才算完成任务,后来引申为在事情发生后才开始采取行动。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问题的处理迟缓或缺乏主动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组织对问题处理不力、拖延处理或缺乏主动性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工作中的拖延、敷衍态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毙而后已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李时中的《十七史略》中。据说,当时有一个将军在作战之前总是犹豫不决,迟迟不肯出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的部下给他提了一个建议:只要将敌人的首领杀死,就算完成任务。于是,这位将军在战斗中只把敌人的首领杀掉,而不去追击其他敌人。结果,他认为任务完成了,但实际上还有很多敌人没有被消灭。后来,人们就用“毙而后已”来形容这种只做了一部分工作就自以为完成任务的情况。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毙而后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毙而后已,导致问题越积越多。 2. 这个部门的领导毙而后已,导致项目延误。 3. 不要只做表面工作,要做到毙而后已。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毙而后已”拆分,分别记忆其中的三个字,再结合故事起源进行记忆。例如,将“毙”记忆为“杀死敌人”,“而后”记忆为“然后”,“已”记忆为“完成任务”。通过这种记忆方式,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拖延、处理不力相关的成语,如“一拖再拖”、“敷衍塞责”等,可以帮助扩展对这类问题的理解和应对方式。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总是喜欢毙而后已地完成作业,结果总是拖到最后一分钟。 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不要毙而后已。 3. 高中生:在备考期间,不能毙而后已,要保持高效率地学习。 4. 大学生:在项目中,我们要避免毙而后已的态度,要及时处理问题。 5. 成年人:工作中不能毙而后已,要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以提高工作效率。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