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不庭
释义

基本解释

(1).不朝于王庭者;不朝于王庭。《左传·隐公十年》:“以王命讨不庭。” 杜预 注:“下之事上皆成礼於庭中。” 杨伯峻 注:“庭,动词,朝于朝庭也。九年《传》云‘ 宋公 不王’故此云以讨不庭。此不庭为名词,义为不庭之国。”《汉书·赵充国传》:“ 鬼方 宾服,罔有不庭。” 颜师古 注:“庭,来帝庭也。”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於是内修政事,外讨不庭,而復有 文 、 武 之境土。”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当 尧 时, 三苗 不庭,遏絶其世,窜之 三危 ,其遗种尚在。”
(2).无道;叛逆。《诗·大雅·韩奕》:“榦不庭方,此佐戎辟。” 毛 传:“庭,直也。”《国语·周语中》:“以待不庭不虞之患。” 韦昭 注:“庭,直也。虞,度也。不直,犹不道也。”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昔吾前王有不庭之臣,以能遂疑计,不陷於大难。”《明史·西域传一·吐鲁番》:“事干国体,不可不慎。况此贼倔强无礼,久蓄不庭之心。” 陈毅 《和郭副司令并呈朱总司令以志其亲临南线之快》:“首夏清和花事残,为讨不庭向 江 南。”
(3).不出门庭。《庄子·山木》:“ 庄周 反入,三月不庭。”一说,庭当读为“逞”。不逞,不快。见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庄子》。

成语(Idiom):不庭(bù tíng)

发音(Pronunciation):bù tí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言辞过激,不适当,不得体。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不庭是由“不”和“庭”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庭,本意为庭院,引申为庭审、庭讯。不庭表示言辞过激,不适当,不得体的意思。形容言语举止不合规矩,不符合礼仪和道德。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不庭多用于形容言辞过激、不适当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他人的言行不当,也可以用来自我警示,避免自己的言辞过于激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不庭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出自曹雪芹的笔。故事中,贾琏和贾母争执之时,贾母说了一句“你不要这样不庭”,意思是贾琏的言辞过激,不符合礼仪和道德。这个成语因此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辞太过激烈了,完全不庭。

2. 在公共场合说出那样的话,实在是太不庭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不庭”拆分为“不”和“庭”。想象一个人在庭院中大声喧哗,不符合庭院的规矩,这样就能记住不庭的意思。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礼仪和言辞有关的成语,如“言简意赅”、“言之有物”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他们打架的时候,说的话都不庭。

2. 初中生(14岁):老师批评了他的作文,说他的言辞不庭。

3. 高中生(17岁):辩论比赛中,他的言辞过激,不庭之处很多。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4: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