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承贽 |
释义 | 成语(Idiom):承贽 发音(Pronunciation):chéng z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接受重任,承担责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承贽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承”和“贽”两个字组成。承意为接受、担当,贽意为礼物、重任。承贽的基本含义是指接受重任,承担责任,表示愿意接受别人交给自己的重要任务或责任,并且会尽力完成。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承贽常用于形容接受重要职务、任务或责任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领导能够承担重任,勇于担当的精神,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家庭生活中能够承担责任,勇于面对挑战的品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承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相传,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李泌的官员,他在贞元年间担任过很多重要职务,深受朝廷的赏识。有一次,李泌被任命为宰相,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当时,李泌心里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责任,他毅然接受了这个重任,并且尽职尽责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后来,人们用“承贽”来形容李泌的精神和行为,表示他勇于接受重任,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承贽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承”是动词,意为接受、担当;“贽”是宾语,意为礼物、重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承贽大任,毫不推诿。 2. 在公司里,他是一个承贽精神很强的员工。 3. 作为一名父母,我们应该承贽好教育子女的责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承贽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高山上,迎接一个非常重要的贽礼,表示自己愿意接受这个重任,并且会全力以赴完成。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知识,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参加成语学习班。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成语词典或在线资源来扩充自己的成语词汇。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愿意承贽班里的值日任务。 2. 初中生(13-15岁):作为班长,我要承贽好班级的管理工作。 3. 高中生(16-18岁):我希望能够承贽家庭的责任,帮助父母分担压力。 4. 大学生(19-22岁):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承贽组织各项活动的工作。 5. 成年人(23岁及以上):在工作中,我们要承贽自己的职责,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