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斥言 |
释义 | 基本解释(1).谓直言指责过失。《后汉书·蔡邕传赞》:“ 邕 实慕静,心静辞綺。斥言 金商 ,南徂北徙。” 李贤 注:“指斥而言,无隐讳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比则畜愤以斥言,兴则环譬以託讽。” 成语(Idiom):斥言 发音(Pronunciation):chì y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严厉地驳斥别人的话语或言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斥言是指对别人的言论或话语进行严厉的批评、驳斥。这个成语强调了对不真实、不公正或不合理的言辞进行有力的反驳和驳斥。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斥言常用于表达对不公正言论或错误观点的批评和反驳。可以在正式的辩论、争论、讨论或辞职信等场合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斥言的故事起源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故事讲述了孟子和荀卿在辩论时,孟子斥责荀卿的言论不合理,荀卿则反驳孟子。这个故事展示了斥言的含义和用法。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斥言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斥”和“言”。其中,“斥”表示批评、驳斥,而“言”表示言论、话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对那个错误观点进行了严厉的斥言。 2. 在辩论中,他用事实和逻辑斥责了对方的错误观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忆斥言可以使用以下技巧: 1. 制作关键词卡片:在一张卡片上写下“斥言”,并在另一张卡片上写下该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然后将这两张卡片放在一起,反复复习。 2. 联想记忆法:将“斥”联想为“批评”或“反驳”,将“言”联想为“言论”或“话语”。通过联想这些关键词,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进一步学习斥言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学习相关成语:了解与斥言相关的其他成语,如“驳斥”、“批驳”等,加深对批评和反驳的理解。 2. 阅读相关文章:阅读关于批评和辩论的文章,了解不同观点的表达方式和反驳技巧。 3. 实践运用:在适当的场合,尝试使用斥言来批评和反驳不公正或错误的言论,提升表达能力和辩论技巧。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斥责了我不认真做作业的行为。 2. 初中生:他用事实和逻辑斥责了同学的错误观点。 3. 高中生:在辩论中,他斥言驳斥了对方的不合理言论。 4. 大学生:教授斥责了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不尊重态度。 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全面理解和记忆斥言这个词语。如果你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提问!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