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刍牧 |
释义 | 基本解释(1).割草放牧。《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一》:“帝令 史建瑭 以轻骑尝寇,获芻牧者二百人,问其兵数,精兵七万。” 梁启超 《本馆第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乘舆播荡,神京陆沉,天坛为芻牧之场,曹署充屯营之帐, 中国 数千年来,外侮之辱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成语(Idiom):刍牧(chú mù) 发音(Pronunciation):chú m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平凡、普通的人或事物。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刍牧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刍”指的是牛、羊吃的草料,“牧”指的是牧人驱赶牛羊放牧。引申为比喻平凡、普通的人或事物。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刍牧常用于形容那些平凡无奇,毫不起眼的人或事物。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不屑或轻视。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韩非子·切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齐国有一位智者,他在牧场上放牧着牛羊,每天只是看着它们吃草。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做更重要的事情,他回答说:“我只是一个刍牧者,只需看着牛羊吃草就可以了。”这个故事表达了智者对平凡工作的淡然态度,也形成了刍牧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虽然只是个刍牧之人,但却十分自得其乐。 2. 这部电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就是一部刍牧作品而已。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刍牧”与普通的事物联系起来记忆,比如一片普通的草地上有牛羊在吃草,表示平凡的场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与“刍牧”相关的成语,比如“刍荛之见”、“刍议之士”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家的猫咪虽然很可爱,但它的行为却很刍牧。 2. 初中生:他在班级里就像一个刍牧者,默默无闻。 3. 高中生:这个电影的剧情太刍牧了,没有什么新意。 4. 大学生:虽然我只是一名刍牧生物学专业的学生,但我对研究工作充满热情。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