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出嗣
释义

基本解释

过继给他人为子。 唐 皎然 《唐苏州开元寺律和和尚坟铭》:“我师出嗣兮遗教张,如何斯人兮天不臧。” 明 沉士龙 等《<搜神记>引》:“惟 晋武帝 子 秦献王 无嗣, 愍帝 尝以 吴王 晏 子出嗣 秦王 ,岂即 愍帝 邪?”《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 罗德 是贱妾的亲哥,出嗣在母舅 罗 家的。”

成语(Idiom):出嗣(chū sì)

发音(Pronunciation):chū s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家族后代出仕做官。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出嗣是指家族的后代成为官员。这个成语中的“出”表示离开,嗣”表示继承家业。出嗣的含义是家族的后代离开家庭,进入官场担任官职。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出嗣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家族后代进入官场的情况。可以用于表达家族子弟中有人成为官员,为家族争光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古代,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家族的子弟如果能够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就可以进入官场,成为家族的骄傲。因此,出嗣这个成语就形成了。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祖上曾有出嗣,家族的声誉一直很高。

2. 他是家族的第三代出嗣,成为了一位高级官员。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出嗣这个成语与家族的发展联系起来,想象家族的子孙离开家庭,进入官场担任官职,为家族争光的情景,有助于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家族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可以更好地理解出嗣这个成语的含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我的爸爸是家族的出嗣,他是一位很厉害的官员。

2. 初中生(13-15岁):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家族的出嗣,为家族争光。

3. 高中生(16-18岁):家族的出嗣要为整个家族的荣誉负责,他们的责任很重大。

4. 大学生(19-22岁):出嗣这个成语提醒我们,家族的荣誉是需要继承和传承的。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出嗣”这个成语。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18:4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