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出类
释义

基本解释

超群出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宋 司马光 《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伏念臣材非出类,识不先人。”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然究其所以出类者,则在于巧中焉。” 郭沫若 《庄子与鲁迅》:“ 庄子 在 中国 文化史上的确是一个特异的存在,他不仅是一位出类的思想家,而且是一位拔萃的文学家。”参见“ 出类拔萃 ”。

成语(Idiom):出类

发音(Pronunciation):chū lè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超越同类,独树一帜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出类是指在同类中超出一般水平,独立成一类。形容某个人或物在某方面非常出众,与众不同。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出类常用于夸奖某人的才华、能力或成就超越同行。也可以用来形容某物在某个领域的独特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出类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五帝本纪》,其中记载了黄帝的事迹。黄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君主,他在治理国家、发展农业、制定法律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被誉为“太平黄帝”。因此,黄帝被视为出类的存在,成为出类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出类是由“出”和“类”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出”表示超越、突破,而“类”表示同类、同一类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乐界的表现出类,被誉为天才。

2. 这个产品在设计上与众不同,真是出类的作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出类”与超越同类、独树一帜的意思联想在一起来记忆。也可以将“出类”与黄帝的事迹联系在一起,形成记忆的关联。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出类意思相近的成语,如“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小明的画水平出类,每次参加美术比赛都能获奖。

2. 初中生(13-15岁):她在学校的辩论比赛中表现出类,总是能够说服别人接受她的观点。

3. 高中生(16-18岁):他的数学成绩出类,每次考试都能得满分。

4. 大学生及以上(19岁及以上):这家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独一无二,真是出类的创新之举。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23 9: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