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打撺鼓儿 |
释义 | 基本解释打鼓撺掇角色上场。喻鼓动,怂恿。《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 打着攛鼓儿道:‘説的是。’ 西门庆 奬了一回,便坐在妇人对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 贾清夫 又打着攛鼓儿道:‘多拿些酒出来,我们要吃得快活,公子是不亏人的。’” 成语(Idiom):打撺鼓儿 发音(Pronunciation):dǎ cūn gǔr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们为了迎合或讨好别人,故意装出一副高兴的样子。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打撺鼓儿源自北京方言,其中“撺鼓儿”是指鼓槌,即敲击鼓的工具。成语中的“打”则表示敲打的动作。这个成语比喻人们为了讨好别人或迎合他人的意见,故意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而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真实情感。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们在社交场合或工作环境中,为了维持和谐氛围而表现出虚伪的情感。它可以用于描述那些为了讨好上级或他人而不真实地表达自己情感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打撺鼓儿”的具体起源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北京方言中,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打”表示动作,“撺鼓儿”表示鼓槌,即敲击鼓的工具。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知道领导喜欢这个想法,所以他在会议上打撺鼓儿地表示支持。 2. 她并不真正喜欢这个礼物,但为了不让对方失望,她还是打撺鼓儿地表达了感激之情。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打撺鼓儿”与敲击鼓槌的动作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敲击鼓时故意表现出高兴的样子,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社交、人际关系相关的成语,如“虚与委蛇”、“言不由衷”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为了讨好老师,他在班级活动中打撺鼓儿地表现出兴奋的样子。 2. 初中生:为了迎合同学的口味,他假装喜欢流行音乐,打撺鼓儿地跟着一起唱。 3. 高中生:为了取悦父母的期望,她打撺鼓儿地选择了一个她不太喜欢的大学专业。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