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大烝 |
释义 | 基本解释祭名。冬时祭先王,以功臣配享。《周礼·夏官·司勋》:“凡有功者,铭书於王之大常,祭於大烝,司勋詔之。” 郑玄 注:“死则於烝先王祭之。” 明 归有光 《宋史论赞·赵普》:“佐 宋 收藩镇之权,解苛暴之令,立三百年忠厚之基,号为元臣,列于大烝,斯无忝矣。” 成语(Idiom):大烝 发音(Pronunciation):dà zhē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大而炽烈的火焰。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大烝是由“大”和“烝”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大指的是巨大的、宏伟的,烝指的是炽烈的火焰。大烝意味着火焰巨大且炽烈,形容火势旺盛、熊熊燃烧。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大烝通常用于形容火势旺盛、熊熊燃烧的场景。它可以用来形容火灾、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中的火焰,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热情、激情或力量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烝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47年,鲁国国君昭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子成因为年幼,不能立即继位。于是,昭公的弟弟公子烝暂时代理国政。公子烝非常英勇有为,他在丧期期间,积极处理政务,使鲁国不受影响。人们对公子烝的表现赞赏有加,形容他的才干和能力就像大而炽烈的火焰一样,因此形成了成语“大烝”。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火势蔓延,整个森林瞬间被大烝包围。 2. 这部电影的情节紧凑,剧情大烝,非常引人入胜。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大烝。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火焰在熊熊燃烧,形成大烝的形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火灾、火焰和火灾防控的知识来加深对大烝这个成语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大烝的火焰照亮了整个夜空。 2. 初中生:这个大烝的表演激发了观众的热情。 3. 高中生:他的演讲像一团大烝,激励了我们全体同学。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