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大忌
释义

基本解释

(1).古代称先王、先后的忌辰。 汉 贾谊 《新书·傅职》:“不知日月之不时节、不知先王之讳与国之大忌……凡此其属,太史之任也。”《旧五代史·梁书·末帝纪上》:“ 太祖皇帝 六月二日大忌,朕闻 姬周 以还,并用通丧之礼。”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太祖 开国,虽追赠 僖祖 以下四庙,然惟 宣祖 、 昭宪皇后 为大忌,前一日不坐。”
(2).国家的禁令。 汉 蔡邕 《文范先生陈仲弓铭》:“乃离密网,以就禁錮,潜復不式,十有八年。大忌蠲除,举贤良方正,大将军、司徒并辟。”
(3).重要的禁忌。《后汉书·隗嚣传》:“﹝ 莽 ﹞冥昧触冒,不顾大忌。”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总兵》:“军中机宜动为贼觉,兵家大忌也。” 洪深 《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凡是意识地控制呼吸的,平常说话,听来已极不自然。而朗诵的节奏,更无有不是呆板机械的,这是大忌。”

成语(Idiom):大忌

发音(Pronunciation):dà j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极度忌讳或忌讳的事物或行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大忌是指在某种情况下,某个行为或事物被认为是非常忌讳或禁忌的。它强调了人们应该避免的行为或观念,常常与传统道德、文化习俗或社会规范相关联。大忌的存在是为了提醒人们尊重他人、遵守社会规则和道德准则。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大忌常常出现在道德教育、社会规范、礼仪规范等方面的讨论中。它可以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做某些违背道德准则的事情,也可以用来指责或批评某些不良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忌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故事,它是根据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观察和总结而来的。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对于某些行为和事物有着特定的忌讳和禁忌,这些忌讳和禁忌被总结为大忌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忌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大”和“忌”两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中国文化中,对于长辈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不尊重长辈是大忌。

2. 在商业谈判中,诚信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欺骗他人是大忌。

3. 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上,穿红色的婚纱是大忌。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大忌记忆为“大家都忌讳的事情”,这样可以帮助记住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与道德、社会规范相关的成语,如“大义灭亲”、“大公无私”等,可以帮助加深对大忌的理解和运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不守诚信是大忌,我们要诚实待人。

2. 初中生(13-15岁):在交往中,互相尊重是避免大忌的关键。

3. 高中生(16-18岁):在职业道德中,违背职业操守是大忌,我们要保持专业的素养。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4: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