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大过 |
释义 | 基本解释◎ 大过 dàguò 英文翻译1.serious offense [mistake] 详细解释(1).《周易》卦名。巽下兑上。《易·大过》:“大过,栋挠,利有攸往。亨。” 孔颖达 疏:“栋挠者谓屋栋也,本之与末俱挠弱,以言衰乱之世始终皆弱也。”后以“大过”指衰乱。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时值大过,士爽其德,虔惟常侍,高明柔直。”《新唐书·张濬传赞》:“如 畋 鐸 皆社稷之才,当大过之世,为天下唱,扶支王室,几致中兴。” 成语(Idiom):大过 发音(Pronunciation):dà gu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表示超过某个限度或程度,过分。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大过是由“大”和“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大”表示程度很高或者超过一定范围,“过”表示超过限度。大过的含义是指某事物的程度或状况超过了一定的限度,过分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大过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状况超出了适度或合理的范围,过分了。可以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过于极端或过分,也可以形容某种状况超过了正常或合理的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48年。当时,晋国的昭公迁都到了新的地方,新的城市建设得非常宏伟,城墙高而厚,城门宽而大。有人对昭公说:“这座城市太大了,超过了君王的尊严和权力。”昭公听后非常生气,因为他认为这种说法太过分了,不应该对君王的决策进行质疑。于是,他下令将说这话的人处死,并将他的骨灰撒在城门口,以警示后人不要说过分的话。从此以后,人们就用“大过”这个成语来形容某种行为或状况超过了适度或合理的范围。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过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小孩吃糖吃大过了,一天能吃一大袋子。 2. 这个公司的开销大过了收入,所以一直亏损。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大过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非常高的山上,超过了一般人可以达到的高度,表示“大”,而且他站得太过分了,超过了安全的范围,表示“过”。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住大过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大过相关的成语,如大材小用、大动干戈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声音大过了教室里所有人,老师都听到了。 2. 初中生:他的要求太大过了,我们做不到。 3. 高中生:这个演员的表演太大过了,完全没有把握节奏和情感。 4. 大学生:这个政策的限制太大过了,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