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大騩 |
释义 | 基本解释山名。在今 河南 新郑县 西南。《山海经·中山经》:“又东三十里,曰 大騩之山 ,其阴多铁。”《汉书·地理志上》:“﹝ 河南郡 ﹞ 密 ,故国。有 大騩山 , 潩水 所出。” 宋 王孝友 《丰水赋》:“命 干将 於 吴 产,资 越 工於 欧冶 。凿 大騩 以出鋌,訹 风胡 而定价。” 明 刘基 《雪鹤篇赠詹同文》诗:“朝游明星夕 大騩 ,腾光躡景超巍巍。” 成语(Idiom):大騩 发音(Pronunciation):dà li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们的言辞或行为过于夸张、夸大,不切实际或不符合实际情况。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大騩源自于《左传·僖公十四年》:“言之不预,骊姬之騩。”其中,“骊姬”是春秋时期晋国君主的妃子,而“騩”是指马的一种颜色。这个成语比喻人们的言辞或行为像骊姬的马一样,过于夸张、夸大,不切实际或不符合实际情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大騩一词通常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夸大事实、夸张言辞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它来形容那些夸大自己能力、夸夸其谈、夸耀自己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騩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据《左传》记载,晋国君主的妃子骊姬非常喜欢马,她收集了很多珍贵的宝马。有一次,晋国的宰相给骊姬送了一匹白色的宝马,但是骊姬却说这匹马是黑色的。宰相听后非常愤怒,认为骊姬的言辞过于夸张,于是用“骊姬之騩”来形容她的言辞。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之+大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夸大言辞完全是大騩,根本不值得相信。 2. 这个政治家总是喜欢用大騩的方式来吸引选民的注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你可以通过将“大騩”与“夸张、夸大”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人在讲话时夸大其词,言辞过于夸张,就像是在骑着一匹很大的马,这样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大騩相关的成语,例如“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等,这些成语都与夸张、夸大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大騩。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说法太大騩了,根本不符合现实情况。 2. 初中生:老师批评他夸大了自己的能力,说他的表现是大騩。 3. 高中生:政治家在竞选时常常用大騩的言辞来吸引选民的注意。 4. 大学生:他的演讲过于夸张,充满了大騩的成分。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