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旦旦 |
释义 | 基本解释◎ 旦旦 dàndàn 详细解释(1).天天。《孟子·告子上》:“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 宋 叶适 《安人张氏墓志铭》:“夫人则旦旦洗面束髮衿绅之,趣使向学。” 清 龚自珍 《题鹭律上人书册》诗:“香花旦旦愿供养,诗讚侑之师其听。” 蔡元培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虽然,世界观教育,非可以旦旦而聒之也。” 成语(Idiom):旦旦 发音(Pronunciation):dàn dà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态度端正、严肃认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旦旦是一个叠字成语,由两个相同的“旦”字组成。旦字本意为早晨、天亮,引申为开始、起初。在成语中,旦旦表示态度端正、严肃认真,形容人举止、言谈庄重、认真负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旦旦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态度和举止,可以用来形容工作、学习、演讲、会议等场合中的人。当一个人在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极高的责任心和专注度时,可以说他旦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旦旦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相传,项羽在攻打咸阳的时候,他的谋士范增劝他不要攻打咸阳,而是应该直接攻打咸阳的西面,以迂回敌军。然而,项羽没有采纳范增的建议,而是选择了直接攻打咸阳。范增对项羽的决定非常不满,他在给项羽写信的时候,用了“旦旦”两个字来形容项羽的态度,意思是说项羽的态度非常严肃认真。后来,这个描述被人们引申为形容人的态度端正、严肃认真。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叠字成语,由两个相同的“旦”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旦旦地工作,从不拖延。 2. 她旦旦地回答了每一个问题。 3. 这位演讲者旦旦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旦旦”与认真、严肃的形象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认真、严肃相关的成语,如“一本正经”、“一丝不苟”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说我们要旦旦听讲,才能学好知识。 2. 初中生:在面对考试时,我会旦旦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 3. 高中生:参加演讲比赛时,我要旦旦准备,以展现自己的才华。 4. 大学生:实习期间,我要旦旦工作,展现自己的专业能力。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