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丹徒布衣
释义

基本解释

(1).借指平民。 晋 诸葛长民 ,有武功,历官显要。曾督 青 扬 二州诸军事,领 青州 刺史,又领 晋陵 太守,镇 丹徒 。 长民 骄纵贪侈,不恤政事,所在残虐,为百姓所苦。常惧 刘裕 绳之以法,乃叹曰:“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机危。今日欲为 丹徒 布衣,岂可得也!”后果为 刘裕 所杀。见《晋书·诸葛长民传》。
(2).指 南朝 宋 刘穆之 。 穆之 东莞 莒 (今 山东莒县 )人,世居 京口 ( 丹徒 ),少时家贫,常就岳家乞食。一日食饱求槟榔,其妻兄弟戏之曰:“檳榔消食,君乃常飢,何忽须此?”及 穆之 为 丹阳 尹,召妻兄弟饮,至醉饱,令厨人以金盘盛槟榔一斛进之。见《南史·刘穆之传》。后以指贫困未遇之士。 唐 李白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诗之二:“ 丹徒 布衣者,慷慨未可量。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檳榔。” 宋 黄庭坚 《次韵胡彦明同年》:“谁料 丹徒 布衣侣,今朝忽有酒如川。” 宋 陆游 《夜从父老饮酒村店作》诗:“ 丹徒 布衣有筹略,渔阳突骑莫枝梧。”

成语(Idiom):丹徒布衣

发音(Pronunciation):dān tú bù y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平民百姓,也指不事生产的官吏。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丹徒,指江苏扬州市丹徒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布匹产地;布衣,指穿着布料制成的衣服。这个成语比喻不事生产的官吏或平民百姓。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只知享乐而不肯努力工作的人,或者形容某些官员贪污腐败、不为人民服务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丹徒区是中国著名的布匹产地,布匹被称为“丹徒布”。而穿着布料制成的衣服则称为“布衣”。由于丹徒布衣的质地较为朴素,所以成语“丹徒布衣”用来形容不事生产的官吏或平民百姓。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个官员整天只知道享乐,完全是个丹徒布衣。

2. 他一直过着丹徒布衣的生活,没有任何进取心。

3. 这个国家的官员大多数都是丹徒布衣,只顾自己的利益,不为民众着想。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丹徒布衣的发音“dān tú bù yī”与“单途不易”进行联想,表示这种人只走一条路不容易改变,只知道享乐不肯努力工作。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布匹产地和古代官吏的相关知识,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阶级和官僚体制。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妈妈告诉我,如果我不好好学习,将来可能只能做丹徒布衣。

2. 初中生:他从小就懒惰,不肯努力学习,注定将来只能过丹徒布衣的生活。

3. 高中生:那个官员贪污受贿,只顾自己享乐,完全是个丹徒布衣。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6 12: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