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反道 |
释义 | 基本解释(1).违反正道。《书·大禹谟》:“蠢兹 有苗 ,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国语·周语下》:“必有三殃:违天,一也;反道,二也;誑人,三也。” 宋 苏轼 《秘阁试论·刘恺丁鸿孰贤论》:“ 安 、 顺 、 桓 、 灵 之世,士皆反道矫情,以盗一时之名,盖其弊始於 西汉 之世。” 成语(Idiom):反道(fǎn dào) 发音(Pronunciation):fǎn d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反对道路、反抗规则。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反道指的是违背常规、违反规则或者抵抗权威。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不顺从、不遵守规定或者违反道德准则的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或者团体违背规则、抗拒指令的行为。也可以用来形容不遵守社会道德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襄公十一年》中有一则故事,当时晋国国君襄公想要和燕国结盟,但是晋国的大夫公子重耳认为燕国不可信任,反对襄公的决定。他用了一种叫做“反道”的方法,意思是抵抗襄公的决定。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抵抗、反对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反道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反”,宾语是“道”。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喜欢反道,不管别人说什么他都不听。 2. 这个学生经常反道,不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事。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反道”联想为一个人走在一条不同于其他人的道路上,表示他反对常规,不遵守规则。可以想象这个人的形象,让记忆更加深刻。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违规”、“不遵守规则”等,来扩展对于反道行为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不听老师的话,经常反道,不按照规定做作业。 2. 初中生(13-15岁):有些学生总是反道,不遵守校规,搞破坏。 3. 高中生(16-18岁):他们反对学校的决定,组织了一次学生抗议活动,展示了他们的反道精神。 4. 大学生(19-22岁):有些大学生反道,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导致了一些纪律问题。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您有所帮助!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