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方丈字 |
释义 | 基本解释谓一丈见方的大字。 宋 陈思 《书小史》:“释 敬脱 善正书,能用大笔写方丈字,天然遒劲,不加修饰,当时谓之僧杰。”《宋史·陈尧佐传》:“﹝ 尧佐 ﹞善古隶八分,为方丈字,笔力端劲,老犹不衰。” 成语(Idiom):方丈字 发音(Pronunciation):fāng zhàng z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字迹或书法作品极为工整、规矩,字迹美观。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方丈字源于佛教寺庙中的方丈,方丈是寺庙中主持住持的地方,一般为一个方形的房间。方丈字的意思是字迹整齐,规矩有序,字形美观。形容一个人的字写得非常漂亮,规矩有序。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方丈字一般用于形容人的字迹工整、规矩,可以用于书法比赛、评价书法作品等场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方丈字最早出现在南朝梁代的《文心雕龙·字画品》一书中,作者刘勰在书中提到:“王羲之字方丈,与人书字,如人之骨骼,脉络皆见。”这里的“方丈”即指王羲之的字迹整齐、规矩有序。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方丈字是一个以“方丈”为形容词修饰“字”的固定搭配,表示字迹整齐、规矩有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字写得真是方丈字,一笔一划都非常漂亮。 2. 这幅字画的字迹真是方丈字,看上去非常工整。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方丈”寺庙的整齐、规矩的布局,来记忆方丈字的含义。同时,可以多写字、练习书法,提高自己的字迹水平。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了解更多关于字迹美观、规矩有序的书法作品。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努力练字,争取写出方丈字来。 2. 初中生:老师说我的字迹越来越像方丈字了。 3. 高中生:我喜欢研究书法,追求写出方丈字的境界。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