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风母 |
释义 | 基本解释传说中的神兽名。《太平御览》卷九○八引 三国 吴 万震 《南州异物志》:“风母兽,一名平猴,状如猴,无毛,赤目,若行逢人,便叩头,状如惧罪自乞,人若挝打之,愜然死地,无復气息,小得风吹,须臾能起。” 唐 皮日休 《送羊振文先辈往桂阳归觐》诗:“竹人临水迎符节,风母穿云避信旗。”自注:“ 桂阳 山中有风母兽。击杀,见风輒活。” 成语(Idiom):风母(fēng mǔ) 发音(Pronunciation):fēng mǔ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母亲的早逝,比喻事物的短暂或消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风母一词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宣公如晋,遇大风,使人追王孙,曰:‘风母来矣。’”风母原指风的母亲,后来引申为母亲的早逝。在成语中,风母表示事物的短暂或消亡,寓意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短暂或消亡,也可以用来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风母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故事中,宣公如晋途中遇到大风,他命令人去追王孙,意思是“风母来了”。这个故事中的“风母”原指风的母亲,后来引申为母亲的早逝,成为表示事物短暂或消亡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辉煌成就如同风母一样短暂。 2. 时间如同风母,转瞬即逝。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风母”与风的形象结合起来,想象风一样来去匆匆,表示事物的短暂或消亡。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昙花一现”、“短命鬼”等,了解更多表达事物短暂或消亡的形象化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把风筝放飞了,但是风母太大了,风筝飞不高。 2. 初中生:时间就像风母,转眼间就过去了。 3. 高中生:他的事业如同风母一样短暂,没能持续发展下去。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