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风徽 |
释义 | 基本解释(1).风范,美德。 南朝 宋 谢瞻 《于安城答灵运》诗:“绸繆结风徽,烟煴吐芳讯。” 明 宋濂 《径山悦堂禅师四会语序》:“仰前哲之风徽,作后武之距度,究其遗辙,足证新功。” 郭沫若 《新华颂·西伯利亚车中》:“壮怀激烈望南天, 黎利 风徽似昔年。” 成语(Idiom):风徽 发音(Pronunciation):fēng hu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风度和品德超群的人,也指具有独特气质和风采的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风徽”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风”指的是风度、风采,表示一个人言行举止优雅大方;“徽”指的是品德、德行,表示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因此,“风徽”一词形容一个人在风度和品德方面都表现出色,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有才华、有品德、有风采的人,可以用来形容文人、艺术家、政治家等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在正式场合或者书面语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风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成语“风徽”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录,但可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这个成语。在古代,人们非常注重一个人的风度和品德,因此“风徽”成为了形容优秀人物的词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风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风徽令人钦佩,无论在哪个场合都能以优雅的姿态出现。 2. 她具有风徽,不仅在学术上有成就,在品德方面也是一位楷模。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风徽”与“风度和品德”相联想,通过理解和记忆这两个词的含义,来帮助记忆成语“风徽”。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1. 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风度和品德的重视,以及相关的成语和词语。 2. 学习其他与品德和风度相关的成语,如“风度翩翩”、“风姿绰约”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他的风徽让我们都很佩服,是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2. 初中生(13-15岁):老师常常用“风徽”来形容那些在学习和品德方面表现出色的同学。 3. 高中生(16-18岁):这位老师不仅教学有方,而且风徽出众,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