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风范
释义

基本解释

风范 fēngfàn
[demeanour] 风度;气派
学者风范

近义词

风采、风仪、风韵、气宇、仪表、风度

详细解释

(1).风度;气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元规 尔时风范不得不小穨。”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憍萨罗国》:“ 龙猛 风范懍然肃物,言谈者皆伏抑首。”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礼部官房》:“但 李 能耐烦琐,任怨讥,有 陶士行 风范,他人或不办,亦不屑也。” 沉从文 《菜园》:“这太太有一个儿子是白脸长身的好少年,年纪二十一,在家读书,认字知礼,还有点世家风笵。”
(2).教化;风气。《隋书·高祖纪下》:“儒学之道,训教生人,识父子君臣之义,知尊卑长幼之序,升之於朝,任之以职,故能赞理时务,弘益风范。” 明 李东阳 《石封君徐节妇挽诗二首次沉仲律提学韵》之一:“试问 元方 与 惠连 ,故家风范尚依然。”
(3).犹风操。指合乎规范,可资效法的操行。《周书·柳洋传》:“﹝ 柳洋 ﹞与 王湜 俱以风范方正为当时所重。”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一折:“学士你德行如 颜子 ,也索要风流倣 谢安 。我劝你且开颜,须不比寻常风范。” 清 恽敬 《<香石诗钞>序》:“而先世 双槐 、 粤洲 、 泰泉 三先生,在 明 之中叶皆为儒,立朝居家,具有风范。”
(4).指诗画文章等作品的风格。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张墨荀勗》:“风范气候,极玅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鲁》:“诗慕 杜紫微 风范,警句絶多。”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 三代 风范。”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填词名手》:“惟 周宪王 所作杂剧最伙,其刻本名《诚斋乐府》,至今行世,虽警拔稍逊古人,而调入絃索,稳叶流丽,犹有 金 元 风范。”
(5).指景象。《宣和遗事》前集:“抵暮,至一坊,名做 金环巷 ,那风范更别。”

成语(Idiom):风范(fēng fàn)

发音(Pronunciation):fēng fà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通常指高尚的品格、崇高的道德操守和文雅的举止。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风范是指一个人在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上所展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优雅风度。这包括了人的品格、道德操守、思想修养、言行举止等方面的表现。一个有风范的人,不仅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崇高的道德标准,还能以文雅的举止和谦逊的态度与人相处。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风范一词常用于赞美有高尚品质、崇高道德的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仪态端庄、言谈举止得体,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镇定和自信的态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风范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原文是“风,子之风,风,亦正也。子之操,子之风,风,亦正也”。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说:“一个人的风度,就是他的风度,他的风度也是正派的。一个人的操守,就是他的风度,他的风度也是正派的。”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风范一词最初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风度和操守是否正派。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风范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风”表示风度,第二个字“范”表示榜样或典范。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风范使得身边的人都对他十分敬仰。

2. 她的优雅举止和高尚品格展现出了真正的风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风范”这个成语与高尚、崇高、文雅等词语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山顶上,面对风,保持端庄的姿态,展现出高尚的气质和风度。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名人传记等来了解更多有风范的人物。还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人,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操守,以提升自己的风范。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学习雷锋同志的事迹,他是一个有风范的人。

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有风范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3. 高中生:他在比赛中输了,但他展现出的风范让人钦佩。

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要培养自己的风范,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5. 成年人:他的风范使得他在职场上受到了广泛的尊重和赞赏。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4: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