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负托 |
释义 | 成语(Idiom):负托 发音(Pronunciation):fù tuō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负责任、承受重担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负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负”意为承担、负责,而“托”意为托付、委托。负托的基本含义是指承担责任或承受重担。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愿意或被要求承担起重大的责任或任务。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负托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工作、生活或家庭中承担起重要的职责或任务。它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的责任心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品质。此外,负托还可以用于鼓励和称赞他人勇于承担重担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负托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名叫孟子的大哲学家和政治家。有一次,孟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位贵族的家臣,他正在扛着一个巨大的木箱子。孟子好奇地问这位家臣为什么要扛着这么重的箱子。家臣回答说,箱子里装满了贵族家的财宝,贵族委托他将它们送到一处安全的地方。孟子听后深受感动,他赞扬这位家臣的忠诚和责任心,并用“负托”来形容这种承担重担的精神。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负托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负”是动词,表示“承担”;而“托”是宾语,表示“重担”。这个成语的结构简单明了,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为公司的总经理,他经常负托着整个团队的发展和成功。 2. 这位教师负托了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对他们负责任的态度让人敬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要记住负托这个成语,你可以将“负”字和“托”字的意思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在背上负重的同时,还托着一个沉重的箱子。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负托的基本含义,即承担重担。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负托这个成语感兴趣,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孟子以及他的思想。孟子被称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道德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作为一名学生,我要负托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努力取得好成绩。 2. 中学生(13-18岁):作为班长,我愿意负托起组织班级活动的责任,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大学生(19-22岁):作为学生会主席,我愿意负托起为同学们争取权益的重担,为他们发声。 4. 成年人(23岁及以上):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要负托好自己的工作,努力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