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公状
释义

基本解释

古代公文之一种。 宋 王禹偁 《上宰相谢免判吏部内曹启》:“岂可职衔带制誥之文,公状具尊卑之数,虽知不便,未敢固辞。”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国初公状之制:前具官,别行叙事,后云牒件状如前,谨状。至 宣和 以后始用今制:前具官,别行稍低,叙事讫,復别作一行,稍高,云右谨具申闻,谨状。”

成语(Idiom):公状

发音(Pronunciation):gōng zhuà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公开的状况或状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公状是指一种公开的状况或状态,表示事情或问题已经公之于众,不再是秘密或隐藏的状态。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公状常用于描述某个事情或问题已经被公开、公布或公之于众。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秘密被揭露,或者某个隐蔽的行为被曝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孔子的弟子曰公冶长,有一次他违反了孔子的教诲,私自拿走了孔子的书籍。当孔子发现后,他对公冶长说:“你这是公状,你的行为已经公之于众,不再是秘密。”从此,公冶长受到了惩罚,这个故事也使得“公状”成为了一个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状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是“公”,第二个字是“状”。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不良行为终于被公状了。

2. 这个丑闻已经公状于众,所有人都知道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公状”这个成语与“公开状态”联系起来,通过将其与公开的意思联系在一起,来记忆其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公状”相关的成语,比如“公之于众”、“公开揭示”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班的秘密已经被公状了,大家都知道了。

2. 初中生:老师公状了我的迟到事情,我觉得很尴尬。

3. 高中生:这个丑闻已经公状了,对当事人来说真是一种耻辱。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2: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