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公仪之操 |
释义 | 基本解释公仪休 的节操。 公仪休 相 鲁 ,不受馈赠,拔园葵,出织妇,不与民争利。事见《史记·循吏列传》。《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爰牧 荆州 ,威行邦国。奉法作政,有 周 召 之风;居俭履约,绍 公仪 之操。”亦称“ 公仪退食 ”。《后汉书·何敞传》:“ 敞 奏记 由 曰:‘……使百姓歌诵,史官纪德,岂但 子文 逃禄, 公仪 退食之比哉!’ 由 不能用。” 成语(Idiom):公仪之操 发音(Pronunciation):gōng yí zhī cā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公正、庄重、恪守礼节的行为举止。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公仪指公众场合的礼节规范,操指遵守、执行。公仪之操表示在公共场合或日常生活中,举止庄重得体,恪守礼节,不失体面的行为表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公仪之操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得体,符合社会规范。可以用于表扬他人的庄重、有礼貌的行为,也可以用于自我要求或自勉,提醒自己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礼仪和品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仪之操出自《礼记·玉藻》:“公仪之操,贵以正直,敬以恭敬。”这句话强调了在公众场合中,应该以正直为准则,以恭敬为态度,遵守礼仪,展示良好的品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仪之操是由“公仪”、“之”、“操”三个词组成的,其中“公仪”表示公众场合的礼仪规范,“之”表示连接,“操”表示遵守、执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众场合总是保持公仪之操,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2.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他的公仪之操应该更加严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公仪之操”与“庄重、恪守礼节的行为举止”联系起来记忆,也可以通过制作关于公众场合礼仪的卡片或图片,加深对该成语的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礼仪、行为举止相关的成语,如“言行举止”、“仪表堂堂”等,了解更多关于礼仪和品行的知识。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要在校园里保持公仪之操,不乱扔垃圾,不随地乱跑。 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代表,我会以公仪之操示范给其他同学,做到言行一致。 3. 高中生:在参加学校的开放日活动中,我们要展现出公仪之操,给来访的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