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公塾 |
释义 | 基本解释由地方或团体设立的塾馆。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下》:“各乡亦分设家塾、公塾,无论贫富皆习读书习艺。” 成语(Idiom):公塾 发音(Pronunciation):gōng sh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古代的学校,特指私塾。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公塾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学校形式,是指由私人设立和管理的教育机构。在古代,由于官方教育机构有限,私塾成为了普通人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径。公塾通常由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担任教师,教授学生经典著作、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公塾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是学术交流和传承的重要平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公塾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古代学习的场景和教育方式。也可以用来比喻现代教育中的传统学习方式和教育机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塾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描述了西汉时期著名学者鲍照创办的私塾,被称为“公塾”。这个成语后来逐渐成为了指代私塾的通用词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塾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意为公开、公众,指公共的;“塾”意为塾教、学校,指私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们在公塾里学习古代文化。 2. 这所公塾是著名学者创办的,教学水平很高。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公塾”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公共的学校,里面充满了学生和老师,大家在一起学习各种知识,这就是公塾的场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教育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私塾和官方教育机构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和影响。你还可以研究其他与教育相关的成语,如“师徒”、“传道授业解惑”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在公塾里学习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 2. 初中生:我的数学成绩得到了公塾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3. 高中生:我通过参加公塾的辅导班提高了我的英语水平。 4. 大学生:我在公塾里遇到了一位优秀的导师,对我的学术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