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公士
释义

基本解释

(1).在官之士;公家之士。《仪礼·乡射礼》:“记大夫与,则公士为賔。” 郑玄 注:“公士,在官之士。”《礼记·玉藻》:“公士摈,则曰寡大夫,寡君之老。大夫有所往,必与公士为宾也。” 孔颖达 疏:“公士摈者,谓正聘之时则用公家之士为摈。”
(2).公正之士。《荀子·不苟》:“有通士者,有公士者……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於中,不以私害之,若是则可谓公士也。” 杨倞 注:“谓於事之中有分争者,不以私害之,则可谓公正之士也。”
(3).武功爵名。 战国 时 秦 商鞅 变法,制订二十等爵,用以奖励军功,“公士”是其中最低者,仅高于士卒。 汉 同 秦 制。后代亦或沿用。《商君书·境内》:“故爵公士也,就为上造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 颜师古 注:“言有爵命,异於士卒,故称公士也。”《北史·魏纪三》:“秋七月癸丑,以皇太子立,詔赐人为父后者爵一级,为公士;曾为吏属者爵二级,为上造。”《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丙申,赐诸道高年百二十七人爵为公士。”
(4).复姓。 汉 有 公士不害 。见《通志·氏族四》。

成语(Idiom):公士

发音(Pronunciation):gōng sh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有才德的人,有公正正直的品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公士是由“公”和“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表示公正、公平,指人品正直;“士”表示有才德的人。公士指的是具有公正正直品质,有才德的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公士一词常用于赞美有道德高尚、才德出众的人,也可用于指导和激励自己或他人追求高尚的品质和才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士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的《襄公十四年》篇。故事中,齐国大夫季札因被人诬陷,被废黜为庶人。他虽然失去了官位和荣耀,但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质和才德,没有因此而改变。这个故事表达了公士的品质是与身份地位无关的,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和追求。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士由两个汉字组成,结构简洁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个真正的公士,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公正正直的品质。

2. 只有成为一个公士,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公士”两个字的发音,将“公”字与公正、公平联系在一起,将“士”字与才德出众的人联系在一起。同时,可以通过故事起源中的季札的故事,来加深对公士含义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公士相关的成语,如“忠良之士”、“忠贞不渝”等,来拓展对高尚品质和才德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公士,为社会做出贡献。

2. 初中生:作为一名公士,我们应该勇于正义,不袖手旁观。

3. 高中生:只有成为一个公士,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 大学生:作为一名公士,我们应该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5. 成年人: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公士的品质,坚守正义和道德原则。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4 2: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