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公谨 |
释义 | 基本解释公正谨慎。 唐 杜牧 《裴诒除监察御史里行桂管支使等制》:“守臣有司,上言请士,皆曰 詒 等士族之中,有政事科名,清廉公谨,尝经职守,称有才能。” 成语(Idiom):公谨 发音(Pronunciation):gōng jǐ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公谨是指做事公正严谨,言行谨慎。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公谨是由“公”和“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公”表示公正、公平,指做事不偏不倚;“谨”表示谨慎、小心,指言行慎重。公谨这个成语强调了做事要公正严谨,言行要谨慎小心。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公谨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公正严谨,言行谨慎。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为人处事态度,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或他人要谨慎行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公谨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冯翊,他为人公正严谨,不偏袒任何一方。他在打仗时,总是十分谨慎,不轻易出兵,但每次出兵都能取得胜利。因此,人们常常称赞他为“公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公谨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做事一向公谨,从不偏袒任何一方。 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保持公谨的态度,不轻易放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公谨”与“公平”和“谨慎”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联想。想象一个公正严谨的人在行走时非常小心翼翼,谨慎小心地踩在公平的道路上,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公谨相关的其他成语,如“公正廉洁”、“公平正义”等,以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做一个公谨的人,不欺负别人。 2. 初中生:在考试中,我们要公谨对待每一道题目,不能随意猜测答案。 3. 高中生:担任学生会主席的人,一定要公谨行事,不偏袒任何一个社团。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