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化鳞 |
释义 | 基本解释变化为龙。比喻取得功名。 唐 刘得仁 《上姚谏议》诗:“终计依门馆,何疑不化鳞。” 明 叶显祖 《鸾鎞记·京晤》:“当年踪跡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閭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参见“ 化鱼 ”。 成语(Idiom):化鳞 发音(Pronunciation):huà lí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某种生物的鳞片脱落,形容事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化鳞一词源于《晋书·王敦传》:“王敦负众望,化鳞而已。”原意是指王敦背离了众人的期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来逐渐引申为形容事物的突然变化或转变。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化鳞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常带有一种出人意料的意味。可以用于形容某人的情感、思想或行为发生了巨大转变,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个事物的本质或状态发生了突然变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化鳞一词最早出自《晋书·王敦传》。当时,王敦曾是晋朝的一位重要官员,但他背离了众人的期望,导致了自己的崩溃和失败。因此,人们用“化鳞”来形容王敦的突然变化和堕落。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宾结构。其中,“化”为动词,表示变化;“鳞”为宾语,表示鳞片。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态度突然化鳞了,完全不像之前那个温和的人了。 2. 这个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化鳞般的变化,变得更加现代化和繁荣。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化鳞”这个成语与蛇的蜕皮过程联系起来,因为蛇蜕皮时也会产生类似鳞片脱落的效果。可以想象一个蛇在蜕皮时,它的外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就像事物发生了化鳞一样。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变化”相关的成语,如“翻天覆地”、“脱胎换骨”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昨天的小明一直害羞胆小,但今天他变得勇敢起来,真是化鳞了。 2. 初中生(13-15岁):我们班的体育委员原来不太喜欢运动,但最近他突然变得热爱运动了,简直是化鳞啊! 3. 高中生(16-18岁):我以前一直觉得数学很难,但通过不断努力,现在我对数学的看法发生了化鳞,开始喜欢上了。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这个公司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几年前还是一个小小的创业团队,现在已经成为行业的领军者,真是化鳞的发展。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