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饥约 |
释义 | 基本解释飢饿困窘。《墨子·节葬下》:“上士操丧也,必扶而能起,杖而能行,以此共三年。若法若言,行若道,苟其飢约,又若此矣。”《墨子·非儒下》:“夫飢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 成语(Idiom):饥约(jī yuē) 发音(Pronunciation):jī yuē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饥饿与约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饥约是指在饥饿的情况下,双方相互约定,共同分食有限的食物。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在困境中,人们之间相互合作和共享的精神。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在困难时期,人们相互帮助,共同度过困境的情景。它也可以用来表达人们在共同目标面前团结一致的精神。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饥约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次大饥荒,人们饥肠辘辘,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维持生计。然而,在这个困境中,人们相互约定共同分食有限的食物,以保证每个人都能得到一些食物。这种相互团结和合作的精神被称为“饥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饥约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饥”表示饥饿,“约”表示约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这次自然灾害中,人们形成了饥约,共同度过了难关。 2. 在团队中,大家形成了饥约精神,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饥约与困境中的相互帮助和合作联系起来,形成记忆图像。想象自己在饥饿的情况下,与他人约定共同分食食物,以渡过困境。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团结合作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在游戏中,我们形成了饥约,一起分享零食。 2. 初中生:在考试前夕,同学们形成了饥约,互相帮助复习知识。 3. 高中生:在社会实践中,我们形成了饥约,共同解决社区问题。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