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击咎
释义

基本解释

古代称土星散变后的天体之一。《晋书·天文志中》:“《河图》云:‘……填星散为五残、狱汉、大賁、昭星、絀流、旬始、蚩尤、虹蜺、击咎、黄彗。’”

成语(Idiom):击咎

发音(Pronunciation):jī ji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揭露或揭发罪恶行为,使其受到惩罚或责备。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击咎一词源自《左传·宣公二年》:“今吾闻之,击咎不疑。”意为揭露真相,使罪行无法掩盖。击咎的动作可以比喻为用力敲打,将罪恶行为打破,揭露出来。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击咎一词常用于形容揭发、指责不法行为,常见于新闻报道、社会评论等场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宣公二年,有人告发了鲁国宰相管仲的罪行,使得管仲受到了惩罚。这个事件被称为“击咎不疑”,成为了击咎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击咎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击”和名词“咎”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勇敢地击咎了那个腐败官员,为人民争取了公正。

2. 媒体的报道击咎了一系列的腐败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击咎与打破罪恶行为的动作联系起来,形成鲜明的形象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的腐败现象和反腐斗争,以及其他与揭发不法行为相关的成语,如揭竿而起、揭露庐山真面目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告诉我们要勇敢地击咎欺负同学的行为。

2. 初中生(13-15岁):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监督,及时击咎不法行为。

3. 高中生(16-18岁):媒体的报道击咎了一系列的腐败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击咎社会上的不公正行为,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5/14 19: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