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检括 |
释义 | 成语(Idiom):检括(jiǎn kuò) 发音(Pronunciation):jiǎn kuò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检括是指通过审核、审查来确认真实性或准确性,也可以表示审查、核实。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检括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官员在处理案件时的一种方法。在处理案件之前,官员会用绳子将案卷捆绑起来,然后用印章盖上官方的检验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状态。当案件处理完毕后,官员会将绳子解开,这个过程就叫做检括。后来,这个词语引申为审核、审查来确认真实性或准确性的意思。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检括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文件、证据、信息等进行核实和审核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审查文件的真实性、核实事实的准确性、验证证据的可信度等场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传古代有个官员在处理一宗重要案件时,他非常小心地将案卷检查了很多遍,以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是准确无误的。当他将案卷检查完毕后,他将绳子解开,这个过程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后来,人们就用“检括”来形容对事物进行仔细核查和审核的意思。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检括是一个动宾短语,由“检”和“括”两个字组成。其中,“检”是动词,表示核查、审核的意思;“括”是名词,表示绳索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提交报告之前,请务必对数据进行检括,以确保准确性。 2. 这份文件经过了严格的检括,可以放心使用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检括”这个成语与官员处理案件时的绳索捆绑和解开的动作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官员在仔细检查案卷后,将绳子解开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审核、核实相关的成语,如“审时度势”、“审慎小心”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10岁):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检括一下再交,不要出错。 2. 初中生(14岁):在写论文之前,需要对引用的资料进行检括,确保准确性。 3. 高中生(17岁):参加考试前,要对自己的知识进行检括,弥补不足。 4. 大学生(20岁):在写论文之前,要对相关文献进行检括,确保信息的可信度。 5. 成年人(30岁):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对条款进行检括,以避免风险。 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记忆“检括”这个成语。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