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节旄
释义

基本解释

节旄 jiémáo
[tail of yak no tally issued by ancient Chinese rulers as identification] 符节上装饰的牦牛尾
节旄尽落。——《汉书·李广苏建传》

详细解释

(1).旌节上所缀的牦牛尾饰物。《汉书·苏武传》:“﹝ 苏武 ﹞杖 汉 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2).指旌节。 唐 郑愔 《塞外》诗之二:“ 子卿 犹奉使,恒向节旄看。” 宋 司马光 《赐殿前都指挥使安武军节度使郝质不允诏》:“卿以沉勇冠军,忠厚许国,内典严卫,外秉节旄,夙夜之劳,简于朕志。”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鄢赵争宠》:“奉勑王朝,会向 江 南仗节旄,文武听吾调,生杀凭吾造。”

成语(Idiom):节旄(jié máo)

发音(Pronunciation):jié má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节制、谨慎、慎重。原指古代官员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后来引申为行事谨慎、慎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节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节,指的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行为;旄,指的是旗帜,象征着军队的纪律和秩序。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人在做事情时要谨慎、慎重,不轻率行事,遵守规矩,保持秩序。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节旄常用于形容做事情谨慎小心,不草率行事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处理问题时思虑周详,不轻易决定。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或组织在工作中注重纪律和秩序。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节旄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官员叫陈寔。陈寔是东汉末年的名将,他在处理军务和政务时,总是非常谨慎小心。有一次,他带领军队出征,当时正值大雨倾盆,地势险要。陈寔为了保持军队的纪律,特意吩咐士兵在行军时将旗帜插在节杖上,以示行军的严整。这个举动给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成为后来形成成语“节旄”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节旄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做决定的时候总是很节旄,从不轻率行事。

2. 这个团队的工作很节旄,注重纪律和秩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行军的队伍,旗帜高高地插在节杖上,象征着军队的纪律和秩序。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想进一步学习有关中国成语的知识,可以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中常常使用成语,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在写作业的时候要节旄,不能草率地做题。

2. 初中生:在考试前,老师告诉我们要节旄行事,不能作弊。

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我要节旄地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

4. 大学生:在准备毕业论文时,我要节旄地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资料。

5. 成年人:在做决定时,我会节旄地权衡利弊,不轻率地做出决定。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2 15: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