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旌旐
释义

成语(Idiom):旌旐

发音(Pronunciation):jīng y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旌旐,古代将军带领军队出征时所插的旗帜。比喻威风凛凛的气势或者显赫的名声。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旌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旌”是旌旗的意思,指的是将军带领军队出征时所插的旗帜;“旐”是旗杆的意思。这个成语比喻威风凛凛的气势或者显赫的名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的声势或者名望非常显赫,有威风凛凛的气势。可以用来形容军队的威武形象,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声望非常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论语·子罕》中有一句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其中“与命”一词,意思是与命令,即遵守命令。《传记·卷二十四》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将军叫昭阳,他带领军队出征,将军府中的旌旗很旧,昭阳将军就对手下的士兵说:“我军将士的威风凛凛的样子,还是从旌旗上可以看出来的。现在我们的旌旗都很旧了,不再有威风了。”于是他就派人去修整旌旗。这个故事中的“旌旗”被引申为形容威风凛凛的样子,后来成为了成语“旌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旌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业绩非常出色,在行业中的地位旌旐。

2. 这支军队的旌旐在风中猎猎作响,显示出他们的威风凛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旌旐”与“将旗”进行联想,将军带领军队出征时所插的旗帜就是旌旐。可以通过想象将军带领着威风凛凛的军队出征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你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和将军的角色,以及其他与军事相关的成语,如“马革裹尸”、“虎头蛇尾”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我们班的班长非常厉害,就像一面旌旐一样,我们都很尊敬他。

2. 初中生(14岁):我爸爸是一名军人,他的旌旐在风中猎猎作响,我为他感到骄傲。

3. 高中生(17岁):这位科学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旌旐,他的研究成果被全球认可。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12: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