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九龙
释义

基本解释

(1).称以九龙为饰之物。古有“龙生九子”之说,因以为饰而示祥瑞。《文选·张衡<东京赋>》:“ 九龙 之内,寔曰嘉德。” 薛综 注:“ 九龙 ,本 周 时殿名也。门上有三铜柱,柱有三龙相糺绕,故曰九龙。” 北齐 颜之推 《古意》诗之一:“ 吴 师破九龙, 秦 兵割千里。” 余冠英 注:“九龙,《淮南子·泰族训》:‘ 闔閭 伐 楚 ……破九龙之鐘。’” 唐太宗 《咏烛》诗之二:“九龙蟠燄动,四照逐花生。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此指九龙烛。如:九龙帐;九龙冠;九龙舆。
(2).传说中神仙驾御的神兽。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 元君 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调和阴阳,役使鬼神风雨,驂驾九龙十二白虎。”《云笈七籤》卷九八:“宝盖连舆,命驾御九龙。”
(3).传说中治水的九条龙。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三折:“今年是九龙治水,少不的珠露成灾。” 明 何景明 《九川行》:“帝遣九龙下,治此 江 汉 安。”
(4).对一门九子的美称。《北齐书·王昕传》:“ 昕 母 清河 崔氏 ,学识有风训,生九子,并风流藴藉,世号 王氏 九龙。”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氏族类·九龙》:“ 后魏 崔子瑜 、 子枢 等九人号九龙。” 唐 杨炯 《宴人杨八宅序》:“一门九龙之紱冕,四代五公之绪秩。”
(5).称 汉文帝 的九匹良马。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马》:“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号为九良,一曰九逸,又曰九龙。”参见“ 九逸 ”。
(6).鞭炮的一种。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水火》:“《宛署记》又有名九龙入云。即炮仗之九条龙也。”

英文翻译

1.Kowloon

成语(Idiom):九龙

发音(Pronunciation):jiǔ ló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九条龙。形容众多、庞大、壮观。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九龙是指九条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祥瑞和权势。在成语中,九龙表示众多、庞大、壮观的意思。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九龙常用于形容场面壮观、气势磅礴的场合,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多、事多、物多等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九龙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传说中,九龙是九条身姿威严的龙,居住在海洋深处。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吉祥和权势的到来。后来,九龙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众多、庞大、壮观的意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九龙是一个名词性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座城市的夜景真是九龙治水,美不胜收。

2. 他家的收藏品真是九龙藏宝,琳琅满目。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九条龙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九条龙在空中盘旋,展现出壮观的场面。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九龙的神话传说和它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看到了九龙在天空中飞舞,好壮观啊!

2. 初中生:这个博物馆里的展览真是九龙藏宝,非常值得一看。

3. 高中生:这个城市的夜景真是九龙治水,美不胜收。

4. 大学生:在这个大型音乐会上,乐迷们的欢呼声像九龙一样震撼人心。

5. 成年人:我去过的那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真是九龙争渡,各具特色。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2:3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