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吏蠹 |
释义 | 成语(Idiom):吏蠹(lì dù) 发音(Pronunciation):lì d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比喻腐败官吏或官僚体制中的贪污腐败现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吏蠹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吏指官吏,蠹指蛀虫。蛀虫是一种能够侵蚀木材的小昆虫。吏蠹比喻官吏腐败、贪污,破坏了政府机构和社会秩序。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官僚体制中的不正之风。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吏蠹一词常用于批评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可以用来描述腐败官员、贪污事件、官僚体制中的问题等。在政治讨论、社会评论和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吏蠹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一年》篇中。据传,鲁国的吏员贪污成风,国家财政陷入困境。鲁国大夫季孙氏以鲁国的吏员为例,告诫公众要警惕官员的贪污行为。这个故事成为了“吏蠹”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吏蠹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地区的官员都被吏蠹侵蚀了。 2. 吏蠹现象严重,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整治。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吏蠹与蛀虫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官员和蛀虫一样,侵蚀了政府机构和社会秩序。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官僚体制和腐败现象,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反腐斗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不喜欢吏蠹,因为他们偷钱。 2. 初中生:我们应该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杜绝吏蠹现象的发生。 3. 高中生:吏蠹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监督机制的建立。 4. 大学生:吏蠹现象的存在是社会制度和文化问题的反映,需要深入分析和改革。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