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螳螂 |
释义 | 成语(Idiom):螳螂(táng láng) 发音(Pronunciation):táng lá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比喻弱小者勇敢地反抗强者。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螳螂是一种昆虫,体形较小但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成语“螳螂”比喻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弱小者勇敢地反抗强者,不畏困难,敢于挑战。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弱者在面对强者时勇敢抵抗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在不利条件下坚持自己的立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螳螂”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庄子·逍遥游》一篇文章,其中有一段描述了一只螳螂与黄雀的故事。故事中,螳螂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勇敢地与黄雀进行激烈的战斗,最终成功击败了强大的黄雀。这个故事成为了“螳螂”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体是“螳螂”,表示弱小者;它与“黄雀”构成对比,表示强者。整个成语描述了弱小者勇敢地反抗强者的场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尽管他只是一个小学生,但他像螳螂一样勇敢地面对困难。 2. 面对强大的对手,他毫不退缩,像螳螂一样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权益。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螳螂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螳螂小巧但勇敢的形象,以及它与黄雀的战斗场景,有助于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螳螂”相关的成语,例如“螳臂当车”、“螳螂扑蝉”等。这些成语也都以螳螂为主体,描述了不同的情境和含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小明像螳螂一样勇敢地面对考试。 2. 初中生(13-15岁):尽管他是班里最矮的,但他像螳螂一样勇敢地保护同学。 3. 高中生(16-18岁):面对困难,他像螳螂一样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4. 大学生(19-22岁):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他像螳螂一样勇敢地迎接挑战。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