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七十二候
释义

基本解释

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蛤’哉?此格物之所以难也。”按,七十二候之说,最初见于《逸周书》、《吕氏春秋》十二纪, 汉 儒列于《礼记·月令》,又见于《淮南子·时则训》,《魏书》始入《律历志》。但各书所举月令物候互有出入,即 唐 王冰 注《素问》所引《吕氏春秋》七十二候,亦与今本《吕氏春秋》及历中所载不同。参阅 清 李调元 《月令气候图说》。

英文翻译

1.72 pentad

七十二候(qī shí èr hòu)

发音(Pronunciation):qī shí èr hò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七十二候是中国古代农业文化中用来描述一年四季中的节气和天候变化的词语。它可以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预测天气变化。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七十二候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和地球的公转而形成的。每个节气之间相隔15度,共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又分为前后两候,共计72候。每候的名称与实际的气候、物候现象密切相关,是中国古代农民观察天象和自然现象的总结和归纳。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七十二候可以用于农事活动的安排,也可以作为天气预测的参考依据。在现代生活中,七十二候仍然被人们用来了解季节变化和气候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七十二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农业社会。古代农民观察太阳的位置、星辰的运行以及自然界的变化,总结出了七十二候的概念。这些观察和总结积累成为了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七十二候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春分后的第一个候是“麦秋至”,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进入麦收季节。

2. 冬至后的第一个候是“阳生”,意味着阳光开始逐渐增加,天气逐渐变暖。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七十二候按照季节和节气的顺序进行记忆,每个候的名称与实际的气候、物候现象联系起来,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农业文化和农事活动的知识,学习如何根据七十二候来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春分后的第一个候是“麦秋至”,意味着春天即将结束,麦子快要成熟了。

2. 初中生:冬至后的第一个候是“阳生”,阳光开始逐渐增加,天气逐渐变暖,人们可以多参加户外活动了。

3. 高中生:七十二候是中国古代农民观察天象和自然现象的总结和归纳,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季节变化和气候情况。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16 2: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