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三昧
释义

基本解释

三昧 sānmèi
[(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
深得其中三昧

英文翻译

1.{佛教} samadhi

详细解释

(1).佛教语。梵文音译。又译“三摩地”。意译为“正定”。谓屏除杂念,心不散乱,专注一境。《大智度论》卷七:“何等为三昧?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 晋 慧远 《念佛三昧诗集序》:“夫三昧者何?专思、寂想之谓也。” 宋 叶适 《法明寺教藏序》:“﹝ 妙真 、 普济 ﹞率州士女修念佛三昧,以旌 昶 之绩而嗣 忠 之业於无穷,志甚远也。”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岂不闻善知识能迴三毒为三昧,迴六贼为六神,迴烦恼作菩提,迴无明为大智。”
(2).奥妙;诀窍。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 长沙 僧 怀素 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 王荆公 得此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听你説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秦牧 《艺海拾贝·数字与诗》:“我觉得 唐 、 宋 许多诗人,都是深懂此中三昧的。”
(3).指三昧真火。《封神演义》第八回:“ 太一真人 动了心中三昧, 毘芦仙 亦显神通。”

成语(Idiom):三昧(sān mèi)

发音(Pronunciation):sān mè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三昧一词源自佛教,原意为修行者在禅定中达到心境极致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三昧用来形容人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思集中,全神贯注,不受外界干扰。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三昧一词常用于形容人在学习、工作或创作中全神贯注、投入其中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沉浸于某种感受或境界中,无法自拔。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三昧一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用来描述修行者在禅定中达到心境极致的状态。后来,这个词逐渐被引申为形容人在其他领域中的专注状态。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三昧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阅读中完全陷入了三昧,忘记了时间。

2. 艺术家在创作时常常进入一种艺术的三昧境界。

3. 这个团队对工作充满热情,每个人都能够达到三昧的状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忆成语“三昧”的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

1. 将“三”字与数字“3”联系起来,表示专注的程度。

2. 将“昧”字与“迷”联系起来,表示心思集中,无法自拔。

3. 将以上两个部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意象,如一个人坐在禅定中,全神贯注。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佛教经典了解更多关于“三昧”的含义和用法。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心如止水”、“入木三分”等,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初中生:他在考试前的最后几天陷入了学习的三昧,全力以赴备战。

2. 高中生:她在排练舞蹈时完全陷入了舞蹈的三昧,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3. 大学生:他在写论文时进入了学术的三昧,每天都沉浸在研究中。

4. 成年人:她在工作中总能够达到心流的状态,完全陷入工作的三昧。

5. 老年人:他在养花的过程中陷入了园艺的三昧,每天都充满了乐趣和满足感。

以上是关于成语“三昧”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3 15: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