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三分国
释义

基本解释

指 蜀 、 魏 、 吴 三国。 唐 杜甫 《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清 赵翼 《赤壁》诗:“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古战塲。”

成语(Idiom):三分国

发音(Pronunciation):sān fēn guó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分裂为三个独立的政权或势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三分国”源自《史记·项羽本纪》中的故事。当时,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刘邦取得了胜利。故事中有这样的描述:“项羽饮酒,醉后大哭,仰天而叹曰:‘天下者,为我有也。当我与刘卿共定三分天下约,约成而后可。’”这里的“三分天下约”就是指将天下分成三个部分,分给项羽、刘邦和其他诸侯。然而,最终刘邦并没有按照约定将天下分给项羽,而是自己夺取了天下。因此,“三分国”成为了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分裂为三个独立的政权或势力的成语。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内部分裂、势力争夺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团队、组织等内部出现分裂、内斗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三分国”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项羽与刘邦之争。这段历史故事反映了权力之争和背信弃义的行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体部分为“三分”,修饰部分为“国”。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由于内部权力争夺,这个国家正面临着三分国的危险。

2. 这个团队的内部分裂导致了三分国的局面,无法形成统一的行动。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三分国”与项羽与刘邦之争的故事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国家被分成三个部分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项羽与刘邦之争的故事,以及其他与权力争夺相关的历史事件。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导致班级出现了三分国的局面。

2. 初中生:在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项羽与刘邦之争,他们最终分裂了整个国家,形成了三分国。

3. 高中生:这个政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了三分国的局面,无法形成统一的领导层。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4/5 1: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