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 | 圣道 |
释义 | 基本解释(1).圣人之道。也特指 孔子 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 汉 扬雄 《法言·问明》:“甚矣,圣道无益於庸也。”《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始自 秦 世,不师圣道,私以御职,姦以待下。”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见圣道之全者惟 颜子 。”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出世的时候是 清 朝末年, 孔夫子 已经有了‘ 大成至圣文宣王 ’这一个阔得可怕的头衔,不消说,正是圣道支配了全国的时代。” 成语(Idiom):圣道 发音(Pronunciation):shèng d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高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圣道一词源自古代儒家思想,意味着追求道德的至高境界。它强调人们应该以高尚的道德品质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社会和谐与人类共同幸福的目标。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圣道常用于谈论人的品德和行为规范,特别是在道德教育、社会伦理和人际关系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圣道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记录。孔子认为,只有通过追求道德的圣洁,才能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圣道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圣”表示高尚、崇高,“道”表示道德、原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追求圣道,以身作则,成为了我们的榜样。 2. 在困难时期,只有坚守圣道,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和行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圣”字与高尚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将“道”字与道德的概念联系在一起,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更多与道德、伦理相关的成语,如“仁者无敌”、“忠诚义气”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道德观念。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们要学习圣道,做一个有礼貌、守规矩的好孩子。 2. 初中生:学习圣道,不仅要做到诚实守信,还要尊重师长和他人。 3. 高中生:追求圣道,不仅要有道德的标准,还要有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4. 大学生: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守住圣道,为社会做出贡献。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