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词语:

 

词语 石镜
释义

基本解释

(1).如镜的山石。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时异方贡玉人、石镜,此石色白如月,照面如雪,谓之‘月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浄,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攀崖照石镜,牵叶入 松门 。” 唐 李白 《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诗:“ 松门 拂中道,石镜迴清光。” 王琦 注:“﹝ 松门山 ﹞上有石镜,光可照人。”《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这 临安里 中有座山,名 石镜山 。山有圆石,其光如镜,照见人影。 钱婆留 每日同众小儿在山边游戏,石镜中照见 钱婆留 头带冕旒,身穿蟒衣玉带。”
(2).水母的别名。 唐 段公路 《北户录》卷一:“水母,《兼名苑》云:一名鲊,一名石镜,南人治而食之。”
(3).冰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坤舆·冰》:“ 黎民表 诗:‘含风石镜融。’按:石镜,谓冰也。”

成语(Idiom):石镜

发音(Pronunciation):shí jì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古代用石头制成的镜子,用来比喻反映事物本质和真相的东西。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石镜是古代一种用石头制成的镜子,由于石头的质地不如玻璃或金属光滑,所以石镜反射出来的图像并不清晰。因此,“石镜”在成语中用来比喻反映事物本质和真相的东西,意味着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真相。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观察不够清晰、不够准确,无法看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的石镜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镜子,用来照明和观察。然而,由于石头的质地和光滑度限制,石镜反射出来的图像并不清晰。因此,人们开始用石镜来比喻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事物的真相。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像 + 石镜 + 一样 + 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观点就像石镜一样,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2. 这个电视节目只是石镜一样地反映了社会问题,没有深入剖析。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石镜”与不清晰、不真实的图像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记忆。可以想象自己在石镜前,看到的图像模糊不清,无法看清事物的真相。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石镜”相关的成语,如“石破天惊”、“石破天惊”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小学生:她的眼镜就像石镜一样,看不清楚东西。

初中生:他的观点就像石镜一样,看不到事物的本质。

高中生:这个电视节目只是石镜一样地反映了社会问题,没有深入剖析。

大学生:这个报道只是石镜一样地反映了问题,没有深入调查和分析。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361654个汉语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3-2024 Jnbb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3:34:40